教师继续教育学时是指教师为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,按照规定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量。
相关规定:不同地区和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要求有所不同。具体规定请以教师所在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要求为准。
学习内容:继续教育内容通常包括专业科目、行业公需科目和一般公需科目。专业科目主要涉及本专业(学科)领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,以及专业课教师的企业实践等;行业公需科目一般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、法律法规、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技术、发展规划等;一般公需科目则按照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。
获取途径: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继续教育学时。
1.如参加各级人力社保部门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、学习研讨、师资培训、跟班学习、挂职锻炼、进修访学等;
2.参加人力社保部门继续教育类网络教育;
3.参加学术会议、讲座等专业学术活动;
4.参与职业技能竞赛、专业研究活动、科研项目或技术革新项目;
5.发表论文(著作);
6.参加相关专业在职学历(学位)教育等。
作用和意义:继续教育学时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,也是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,参加继续教育情况还会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指标体系。
通过继续教育学习,教师能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,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,增强教育教学能力,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,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。
2024年下半年,教师教育网响应教育部号召,组织实施了“塑造高尚师德,培育深厚教育情怀”全体教师师德公益培训,参与培训的老师按照要求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,即可获得教师网颁发的“6学时证书”,这次培训得到了广大教师们的广泛好评和喜爱。
教师教育网后台陆续收到了众多老师的留言,强烈希望我们能够持续提供更多主题和不同学时数的培训,以满足大家的学时需求。
鉴于此,教师教育网在对各省、各地区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要求做了精准调研后,在教师教育网“大视野优选”小程序中,特别研发推出了“学时证书”学习页面,并策划了不同培训主题、不同学时数的培训项目,便于不同地区的教师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学习。
学时培训分为“付费课程”和“免费课程”,不同主题学时不同,老师们可以根据自身要求选择学习。
老师们有任何不清楚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咨询!